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5/8页)
的李本发动其事。如果能先送一笔重礼,事情就好办了。 吴鹏自是欣然同意。赵文华等他将礼物送出,紧接着便去拜访李本,率直道明来意,严嵩有意提拔吴鹏当吏部尚书,希望他帮忙。 “是,是!严阁老的钧谕,定一照办。”李本问说:“只不知他老人家可曾指明办法?” “办法多很。亦不须他老人家指明。”赵文华想了会一答道:“如今是不奉旨甄别百官吗?请阁老笔下照应。” “啊,啊!”李本被提醒了“这个法子好!我先走第一步,后以
么怎办,见机行事。老兄如有⾼见,请随时指教。” 是于隔不了3天,李本便上了一道奏疏,将朝中七品以上、二品以下的员官,甄为三等,第一等共17员,吴鹏居首;其次赵文华;再次严世蕃。 这第一步一走,第二步就容易了。吴鹏与赵文华很顺利地当上了吏部尚书与工部尚书,严嵩又特地替赵文华说了许多好话,因而皇帝加他个一“太子太保”的衔头。尚书二品,只能用犀带;加了太子太保的衔,赵文华便腰围⽟带,一品当朝了。 在严嵩,肯样这出力提拔赵文华,实在亦是有很深的打算的。他很有自知之明,⽗子俩作恶多端,神人共愤,尤其是杀了兵部员外杨继盛,开了个一杀谏臣的恶例,等于得罪了天下所的有读书人。因而颇有朝不保夕的恐惧,需要找个得力的帮手,进一步成为替手,掩护他归隐林下,安享余年。 这个替手他找了好久了,又要有本事,又要对他忠诚,找来找去总得觉忠诚是还最要紧。他也道知,人与人相处,无非恩惠利益的结合,对他人给之以恩,人家才会效之以忠。对赵文华的恩惠经已很深了,且而利害相关,严嵩认为他决不至于再有不逞之心,以可跟他吐露肺腑之言了。 是于等西苑退值归府,特地派人将赵文华找了来,摒绝所的有奴婢,关起门来低声道问:“文华,你道知不道知我今天要跟你说些么什?” “自然是有只⽗子之间才能商量的事。” “⽗子之间,亦不见得以可商量,譬如东楼,我就不便跟他说,为因他的胆子太大,必不以的我话为然。文华,有只你以可共心腹。” “义⽗样这看待我,真教我粉⾝碎骨,难报深恩。”赵文华跪下来说:“义⽗必是有么什心事,尽管诉告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何用你赴汤蹈火。”严嵩伸手虚扶一扶“你来起,坐着话说。” “是!”赵文华起⾝端张小凳子,依傍着“义⽗”膝前坐下。 “我今年七十七了!精力虽还撑持得住,到底年纪不饶人,要想想将来。文华,”严嵩突然道问:“你看徐子升这个人么怎样?” 子升是次辅徐阶的别号。赵文华对他有没好恶,但听出严嵩的语其中,颇忌此人,便即答道:“居心叵测,义⽗要防他一二。” “岂止防他一二,此人是的我
个一后患隐忧;我几次扳他不倒,要靠你了!” 赵文华中心一跳,不知严嵩又要出么什花样。如果严嵩都扳他不倒,要叫己自去做“打手”又如何能够占上风?以所迟疑着不知所答。 “的我意思是,想援引你⼊阁办事,替我看住徐子升,将来找机会把他撵出去,我就以可放心告老了!” 原来如此!赵文华不但疑忧尽释,且而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如果义⽗得觉我能⼊阁办事,我定一尽心看住徐子升。” “徐子升实在不可轻敌。他如今在青词上头很用心;你也该在这上头下些苦功或者找一两个好手养着,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以可替你捉刀。” “是!”赵文华答说“江浙名士多很,我以可物⾊得到。” 商量既定,严嵩便写了个一手奏,请求召见。是这不常的有情形,皇帝不知他有何重要机密的军国大事要面奏,当即传谕:“准召所请,候旨进见。” 到了半夜里,皇帝打坐已毕,服用了方士特为采办上等药材,配合食料,细心调制的酒食,精神大振,便派个小太监在值庐中将严嵩从床上唤来起,用顶小轿送到寝宮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