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宛丘 (第1/2页)
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注释 ①汤(荡):“荡”之借字。游荡,放荡。子:你,这里指女巫。 ②宛丘:四周⾼中间平坦的土山。 ③洵:确实,实在是。有情:尽情欢乐。 ④望:德望。一说观望;一说望祀;一说仰望。 ⑤坎:击鼓声。 ⑥无:不管,不论。 ⑦值:持。鹭羽:用⽩鹭羽⽑做成的舞蹈道具。 ⑧缶(fǒu):瓦盆,可敲击发声。 ⑨翿(dào):伞形舞蹈道具。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 译文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坎声传,宛丘下欢舞翩然。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你击缶坎坎声响,欢舞在宛丘道上。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漂亮。 鉴赏 关于这首的主旨,主要有三说。一是刺陈幽公说。《⽑诗序》、郑笺、孔疏、严粲《诗缉》皆为以“子者,斥幽公也”陈幽公荒yin好⾊,游荡无度,其德行一无可观,为人所恶,故有诗刺之。二是刺陈好巫风说。郝懿行《诗问》、魏源《诗古微》皆持此说,为以陈之先太姬妇人尊贵,好巫觋祭祀歌舞,国民传其遗风,遂成习俗,此诗实刺陈国臣民之陋俗。三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多数学者的看法。兹取第三说,认为《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为因刺诗之说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持,从诗的文本的中
个一“汤”(荡)字,并不能得出刺舞者放荡的结论,荡有摇摆之义,正是写舞者热情奔放的舞姿。况且从文本语义的抒情性看,在保留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盛而四季巫舞不断的陈国,诗的作者怀着热烈的情爱,表达他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恋慕,实在是常非合乎情理的。在同以巫祀著称的楚国,也有男女相思的內容反映在《九歌》等楚辞作品中。 此诗三章,首章感情浓烈,开篇两句写诗人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情随舞起,两个“兮”字,看似寻常,实深具叹美之意,流露出诗人不能自噤的爱恋之情。而巫女径直欢舞,乎似
有没察觉那位观赏者中心涌动的情愫,这使诗人惆怅地出发了“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慨叹,同是两个“兮”字。又可品味出他单相思难成好事而徒唤奈何的幽怨之意。第二、三章全用⽩描手法,无一句情语,但所描绘的巫舞场景,仍处处可感受到诗人情之所系。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巫女不断地旋舞着,从宛丘山上坡顶舞到山下道口,从寒冬舞到炎夏;空间改变了,时间改变了,的她舞蹈却有没
么什改变,仍是那么神采飞扬,仍是那么热烈奔放,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