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之石 (第2/2页)
6;全诗,三章都有,点明抒情主体与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说明行军紧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马瑞辰认为“不遑朝者,甚言其东征急迫,不暇至朝也”(《⽑诗传笺通释》)。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蕴蔵着更多难言的痛苦,行军紧迫,不断深⼊,无暇顾及后以能否脫险。也就是说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诗人笔锋一转,突然伸向天空,描写星空气象,与首章“朝矣”句相应,暗示是夜晚行军。朱熹说前四句“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同前)。这可能是诗人引用已的有气象民谚。近人闻一多指出:“豕涉波与月离毕并举,似涉波之豕亦属天象,《述异记》曰:‘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连,俗谓之黑猪渡河,雨候也。’《御览》引⻩子发《相雨书》曰:‘四方北斗中无云,惟河中有云,三枚相连,如浴猪狶,三⽇大雨。’与《诗》之传说吻合,是其证验。《史记·天官书》曰:‘奎为封豕,为沟渎。’《正义》曰:‘奎…一⽇天豕,亦曰封豕,主沟渎…荧惑星守之,则有⽔之忧,连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诗曰:‘封豕沟渎,⽔潦空⾕,客止舍宿,泥涂至腹。’此与《诗》所言亦极相似,是《诗》所谓豕⽩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义证类纂》)依闻一多说的法,天豕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颗星组成,以所说“烝涉波”烝,众多的意思。
杨慎《古今谚》中“谚语有文理”条也说:“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可与此相参证。“月离毕”说是的月亮靠近毕宿,古人同样视为下雨的征兆,《尚书·洪范》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此星即指毕星。应劭《风俗通义》说:“雨师者,毕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诗“月离”两句为证。《晋书·天文志》也说“月行⼊毕多雨”以所这首诗前四句是引气象民谚,预兆将有滂沱大雨。俾,使的意思,点明尚未发生,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姚炳说的法“将雨、既雨,诸说纷如”实际上诗中原本是说“将雨”而是不“既雨”这个意思经已很明显了。正为因诗人担心遭遇滂沱大雨,行军难上加难,一心一意只想速加行进,无暇顾及其他,以所才说“不皇他矣”三个段落的末句意思递进,旅途的苦情、忧虑一层深过一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