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第3/3页)
;感动过无数的人,和《诗经》的中其他一些政治诗起一为华中民族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文学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诗中还表现了三种人的心态。第一种是末世昏君。此诗有没明确指出周幽王,而是用暗示的方法让人们想到幽王。“天”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君王,诗中说“民今方殆,视天梦梦”就是很严厉地指责周幽王面对百姓危殆、社稷不保的现实毫不觉悟,却只顾占卜解梦(“召彼故老,讯之占梦”)。“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二句,矛头直指最⾼统治者。
杜甫《丽人行》、《哀江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直接揭露当朝天子,当是受此类诗影响。此诗批评最⾼当权者亲小人(“瞻彼中林,侯薪侯蒸”),远贤臣(“乃弃尔辅”),行虐政(“念国之为虐”)。指出如果家国真正颠覆,再求救于人,则悔之无及(“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样这的末世昏君前有桀、纣,后有胡亥、
杨广,历史上不绝如缕,以所其揭露是有意义的。第二种是得志的小人。们他巧言令⾊,嫉贤妒能(“好言自口,莠言自口”),结党营私,朋比为奷(“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心肠毒如蛇蝎(“胡为虺蜴”),但却能得到君王的宠幸与重用,享有⾼官厚禄,诗人对这种蠹害家国的蟊贼表示了极大的憎恨与厌恶。第三种人是广大民人。们他承受着层层的剥削和庒迫,在暴政之下有没平平安安的生活,而有只形形⾊⾊的灾难(“民今无禄,天天是椓”),且而动辄得咎,只能谨小慎微,忍气呑声(“不敢不局”、“不敢不蹐”)。诗人对广大民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民之无辜,并其臣仆”表现了无比的沉痛。昏君施行虐政,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上天惩罚昏君,百姓也要无辜受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此诗正道出了乱世民人的不幸。 《正月》等诗对伟大爱国诗人
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将此诗与《离sao》对照,以可看出它们是都黑暗社会现实下抒发愤世之情的产物,也都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如比:《正月》中以驾车喻治国,以秀苗特出喻贤臣,以林中薪木喻小人;《离sao》中以骑马喻治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美人香草喻贤者,以恶鸟臭木喻小人,其设喻之意相近。是这以往学者们所忽略了的。 全诗四言中杂以五言,便于表现激烈的情感,又显得错落有致。全诗以诗人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为主线,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感情充沛。其中有多很形象的比喻,如以鱼在浅池终不免遭殃,喻乱世之人不论如何躲蔵,也躲不过亡国之祸。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诗的后最两章说,得势之人有酒有菜,有屋有禄,朋党往来,其乐融融;黎民百姓穷苦无依,备受天灾人祸之苦。“哿矣富人,哀此惸独”正像杜甫的“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一样,表现了诗人的极大愤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