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隰有苌楚 (第1/2页)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实其,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注释 ①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藤科植物,今称羊桃。 ②猗傩(ē nuó):同“婀娜”柔软的样子。 ③夭:少,此指幼嫰。沃沃:润泽的样子。 ④华:花。 ⑤家:与下章“室”皆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家”、“无室”指无家庭拖累。 译文 洼地有羊桃,枝头迎风摆。柔嫰又光润,羡慕你无知好自在! 洼地有羊桃,花艳枝婀娜。柔嫰又光润,羡慕你无家好快乐! 洼地有羊桃,果随枝儿摇。柔嫰又光润,羡慕你无室好逍遥! 鉴赏 关于这首主旨说的法,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诗序》,认为“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yin恣,而思无情欲者也”郑笺、孔疏皆从其说,至宋又加进理学內容,所谓“此诗言人之喜怒未萌,则思欲未动。及其私欲一炽,则天理灭矣。故思以反其初而乐其未知好⾊之时也”(⻩檬《⽑诗集解》)。至明何楷更坐实史事,他说“《隰有苌楚》,疾恣也。桧君之夫人与郑伯通,桧君弗噤,国人疾之。”(《诗经世本古义》)朱谋玮《诗故》则说:“伤桧之垂亡而君不悟也…亡国不知自谋也。”增添了“亡国”的內容。清刘沅《诗经恒解》又沿此说进而发挥,他说“盖家国将危,世臣旧族…无权挽救,目睹衰孱,知难免偕亡,转如不微贱者可留可去,保室家而忧危也”二是朱熹《诗集传》首创之说,云:“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如不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后世循其说甚众,如许谦、丰坊、姚际恒、方⽟润等。姚、方二氏避开朱说“政烦赋重”而改为泛论,姚说:“此篇为遭乱而贫窭,不能赡其妻子之诗。”(《诗经通论》)方说:“伤乱离也…此必桧破民逃…莫不扶老携幼,挈妻抱子,相与号泣路歧,故有家如不无家之好,有知如不无知之安也。”(《诗经原始》)而当代学者则取朱说而強化了阶级內容,郭沫若说:“做人的羡慕起草木的自由来”“这种极端的厌世思想在当时非贵族不能有,以所这诗也是破落贵族的大作”(《国中古代社会研究》);有人又进而肯定“是这写当时劳动民人所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庒迫的痛苦”三是现代才出现的情诗说。闻一多说:“《隰有苌楚》,幸女之未字人也。”(《风诗类钞》)李长之为以“是这爱慕个一未婚的子男的恋歌”(《诗经试译》),⾼亨也说“是这女子对子男表示爱情的短歌”(《诗经今注》)。不同是的闻视此诗为男词,李、⾼则作女词。当然,除以上三类说法外,有还别的一些说法,因其影响不大,兹一概从略。 比较以上三说,前一说臆测成份较多,颇有附会之嫌;后二说于训诂无窒碍,于诗意亦可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