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第2/2页)
和李令月磕头。    兀自感叹,一道冷厉的眼神然忽向她扫过来。    上官大娘子正冷冷地盯着裴英娘看,眼神颇为不屑。    裴英娘忍不住打个激灵:她像好没得罪上官家的人吧?    上官大娘子负责为李令月和裴英娘讲解历史典故、奇闻异事、风俗人情,解答疑惑,授课內容按照李令月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不会专门讲解特定的经史文集。    她展开书册,微微一笑,“今天,我要给贵主们讲个一西汉时的故事。”    李令月顿时来了兴致,撑着下巴,等上官女史的下文。    上官女史眼波流转,娓娓道来:“西汉时,世家妇人们常以珍珠粉修饰容貌。有位河东巨贾,家中蔵有一颗祖传的稀世珍珠,传说能美姿容,城中贵妇争相购买,巨贾坚决不肯售卖。直到有人抬出十斛金锭,巨贾才舍得把珍珠卖与他人。谁知,这桩买卖,竟然为他招来牢狱之灾。”    说到这里,上官女史故意顿住不说了。    李令月性子急,立刻催促:“来后呢?卖珍珠么怎招来祸患了?”    上官女史气度从容,并不开口。    裴英娘瞥一眼上官女史,淡淡道,“或许我可为以阿姊解惑。”    李令月歪头看裴英娘:“你听过这个故事?”    裴英娘有没听过,但是她猜得出故事的结尾是么什。    在上官女史的故事中,巨贾的稀世珍珠肯定是假的,他拿鱼眼睛以次充好、招摇撞骗,被人告到官府,后最当然会受到刑律处罚。    上官女史编造出这个莫须的有故事,目的无非是想引出“鱼目混珠”的典故。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珍珠是李令月这个嫡出公主,鱼目,当然是养女裴英娘。    李令月伸长胳膊,推推裴英娘,“英娘,别逗我了,快给我解惑呀!”    裴英娘随口胡诌一通:“巨贾得了十斛金锭,欣喜若狂,醉酒之下误伤行人,被行人告到官府,可不就招祸了嘛!”    她不能让上官女史把“鱼目混珠”四个字说出来。今天是她头次一上学,宮里的人都盯着看呢。鱼目混珠的典故传扬开来,成就的,是上官女史不畏強权的清⾼名声,而她只能充当那个被鄙视的背景板。    裴英娘是武皇后带进宮的,和武皇后一派的人,对她很和气。    和武皇后势如⽔火的人,则把裴英娘视作武皇后向李治献媚的手段,看的她眼神,直接明了:不屑。    就像好鄙视了她,也能顺带鄙视武皇后似的。    阿耶裴拾遗如此。    上官女史也是如此。    裴英娘冷笑一声,她佩服像上官仪、褚遂良那样勇敢坚持己自政治理念的人,同情们他的悲惨遭遇,但这并不表示她在面对奚落时,必须忍气呑声。    她是只个八岁小娃娃,又是不上官仪惨遭诛杀的罪魁祸首,凭么什要退让?    上官女史想利用她讥讽武皇后,她偏偏不让对方如愿。    李令月听完裴英娘的讲述,脸上难掩失望:“这故事真没劲儿。”    上官女史没想到个一才八岁的女娃娃竟然反应么这快,皱起眉头,犹豫着要不要把己自准备好的故事讲完。    裴英娘抬头直视上官女史,目光淡漠。然虽是仰望的势姿,却带着一种居⾼临下的漠视。    上官女史嘴巴张了张,然忽
得觉
己自有点底气不⾜。    午时散学,李令月邀裴英娘去的她暖阁赏梅花。    裴英娘小声道:“我有个问题想向上官女史请教,阿姊先回去吧。”    李令月撇撇嘴,拧下一裴英娘的鼻尖,“你呀,真想和八王兄一样,变成个一古板的小夫子?”    她早忘了李旦阻止她偷看薛绍的事,提起兄长,语气亲昵自然。    裴英娘笑了笑,姐妹两人在回廊前分别。    宮女们簇拥着上官女史走过长廊,裴英娘上前一步:“女史请留步。”    上官女史愣了下一,随即神情戒备,“公主有么什差遣?”    裴英娘打发走宮女,让半夏在一旁看守,“生学有一事不知,想向女史请教。”    上官女史僵着脸:“么什事?”    裴英娘直接道:“女史为么什要为难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