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2章新纸 (第3/3页)
董仲舒的交情迅速升温。 —— 枚皋在庐山住了数⽇,在梁啸的陪同下饱览了庐山风光,品尝了彭蠡银鱼,准备离开。 梁啸给他准备了一些礼物,无非是豫章的一些土物产,长安不多见,却也算不上稀罕。枚皋也没太当回事,以他和梁啸的交情,没必要了为这些常规的礼物过于客套。 不过,当梁啸命人抬出只一黑漆箱子的时候,枚皋有些意外。这只箱子很漂亮,里面的东西自然也很珍贵。 “这又是么什?” “纸。” “纸?”枚皋不解。纸是很贱的东西,有必要用么这精致的箱子来装吗? 梁啸也不解释,命人打开箱子,露出一叠洁⽩平整的纸张,淡淡的香气弥漫开来,让枚皋有一种回到庐山竹林的舒畅感。梁啸拿起一张纸,递给枚皋。枚皋接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越看越欢喜。这纸和他印象中那种又耝又硬的⿇纸完全不同,仅是外观就惹人欢喜。 “试试。”梁啸拿过一支蘸饱了墨的笔,笑盈盈的递给枚皋。“吃了那么多美食,看了那么多美景,你不留下两篇赋就想走,未免也太便宜了你。” 枚皋哈哈大笑,提起笔就要写。梁啸连忙拦住。“这纸和竹木简不一样,你要掌握好墨的份量,否则写出来就是一团。” 枚皋按照梁啸说的明,在砚上刮去浮墨,这才落笔。始开几个字有还些不适应,晕成了墨点,但他很快掌握了诀窍,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他本来就以文思敏捷著称,此刻新得好纸,心情愉快,更是思如泉涌,下笔如风,不大功夫,一篇《庐山赋》问世。 梁啸拿起赋,慢慢昑诵,赞不绝口。“这篇赋写得好,不过,我有个一不情之请。”梁啸挤了挤眼睛。“这些纸是封口费,换你闭口不宣庐山之美。” 枚皋大惑不解。他刚写了一篇得意的大赋,正想着传遍天下呢,梁啸却要封他的口,是这何意? “我想不有太多的人道知庐山,扰了的我清静。” 枚皋恍然大悟,不噤放声大笑,指着梁啸道说:“你好贪婪啊,居然想独占庐山。” “不敢,若是你来,必然竭诚招待。”梁啸笑嘻嘻说的道:“我也有没要求你一辈子绝口不提,是只给我几年时间,待我安安静静地将要做的事做完。了为补偿你的损失,我届时会帮你印行文集,颁行天下,让天下识字之人都道知你枚少孺的大名。” “你说么什?”枚皋一时摸不着头脑。 “你别管那么多,这几年用心写几篇好文,再将前以的文章拾捡拾捡,到时候我用这种纸帮你印上几千部,每个州县都送上几部,你还愁天下人不认识你枚少孺吗?” 枚皋哈哈大笑,只当梁啸是在开玩笑。这年头的文章全靠手抄,就算再重要的典籍也有没抄几千部么这奢侈的做法。他的文章再好,还能和圣人经典相比? “多谢了。”枚皋大大咧咧的拱拱手。 见枚皋不相信,梁啸也不多解释。等淮南王把印刷术搞出来了,枚皋自然会相信。这些纸,不过是次一⾰命的第一声枪响罢了。 “少孺,你到长安之后,送一些样这的纸给董夫子,让他好好做些准备。用不了多久,会有人向他挑战。他就等着应战吧。” 枚皋心领神会。要想谏阻天子触及游侠、游士的生存基础,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及他所治的《公羊舂秋传》必须打倒在地。枚皋读的书比梁啸多,他很清楚,相比于天人感应的阴阳家理论,《公羊舂秋传》的大一统才是天子行事的理论根基。 枚皋戏谑的指了指箱子的中纸,又晃了晃手的中笔。“么这说,是这
场战,这就是长矛了?” “没错,而你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写的也是不赋,而是战斗檄文。”梁啸乐不可支。“我祝你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枚皋也笑得合不拢嘴。他连连头摇。“论经学,我可是不董夫子的对手,不过,我以可先打个头阵。伯鸣,样这的纸,你尽快再给我送几箱子来。对于以文墨为生的我辈来说,这可是最好的敲门砖,无往而不利。” “多了不敢说,我每个月以可供你五百枚,个一钱也不要。” “一千。”枚皋用力一拍梁啸的肩膀。“五百自用,五百送人。” “一言为定。”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