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4页)
    第九章    金身铸好,而且在一个风雨之夜撤换,以假换真。    然后传出话来,武圣托梦要移驾沧州。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立刻有人愿意护送圣驾南下。    起驾这天,鱼、汤、熊、郭、李五人都易了容指挥护送金像的人如何沿途燃香焚纸钱耍大刀。    抬三尊金身的人却是鱼、汤等五人加上冶金的钟师父共六人,正好抬三尊金像。    因为要一般善男信女来抬,一定会怀疑泥塑像怎么如此之重?到了外城,守城的吴军本要盘问,头目立即止住了,因为军人都拜武圣的。    出城南下,在六十里外过夜,一夜之间神像消失。    事实上是鱼、汤等人先暗暗顾了骡马,待他们深夜把金身(全身是分段铸成的,比喻说头是一段,上半身是一段,下半身也是一段)分段送走。    用骡马驮运,天亮前已运到了地头。    这儿也是一家银楼,是南明史大人的亲友。    由这家银楼收买作价,然后把款子送给史大人。    任务达成,五人和钟师父珍重道别,深深地松了口气。    他们现在住在这个镇上,明天就要去终南山。    依汤、李二人的意思,先去终南山找“菊夫子”    但鱼得水却要先去救太子慈良及永、定二王。    目前吴三桂已在清靖远大将军阿齐格及定国大将军多铎的率领下,和孔有德的大军分路夹击李自成。    李自成乌合之众自非敌手,只好听陈圆圆献计放了她使吴军不再穷追,他未想到吴军不是吴三桂可以作主的。    本来李已窜到安潼关一带,溃散后,他率一部分贼兵到了武昌。    汤、李以为若是太子和永、定二王仍在李闯手中,大概也在武昌地近江南,南明会派出人去营救的。    若是已入清大将军阿齐格及多锋手中,要夺回又谈何容易?    说不定已交回到了摄政王多尔衮手中,(按此刻的顺治帝只有七岁)自然由多尔衮来左右辅佐。    此刻在客栈中未外出的只有汤、李二人,南宫远忽然出现。    二人自忖,联手也未必是此大人的对手。    最妙的办法是设法拖延等鱼得水回来。    南宫远道:“我很佩服你们的鬼划符!”    “什么鬼划符!”    “关老爷搬家!”    南宫远,那不过是想办法为风雨飘摇中的南明尽一点力罢了!你难道又要抽腿不成?”    “当然不会!南明能否复国要看弘光的造化,可任其自主自灭,我既不抽退也不会太帮忙的。”    “为什么就没有一点同仇敌汽之心?”    南宫远道:“崇祯迷信阉当,连指挥大军都由阉当督导,因而真正有用之臣而不能得志。以致良臣在野,庸才当权,情况和当初失国出亡的建建文帝差不多,只不过建文失国于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崇祯却是失国于异族,想起这些事令人痛恨!”    “你是说非但不同情,反而恨他?”    “不错,如今弘光偏安江南,如能励精图治,尚能步东晋偏安,南宋局促江南苟延数十年之命运,但是实况又如何?”    汤尧无言以对。的确如此。    弘光本就不是君临天下的料子,一旦登了大宝,完全忘了国仇家恨,终日饮酒赏花,在女人堆中追逐。你以为我们该帮这种蠢货吗?”    “但南明还是有忠贞之士在艰苦奋斗。”    南宫远摇摇头道:“大势已去,天意如此…”    人已经出了手,汤、李二人全力应付也知道过不了七八十招,落人他手,必然逼问“菊夫子”的事。    李悔达打边道:“南宫远,你是不是还在想那‘菊’的事?”    南官远道:“当然!”    李悔道:“鸟死了,我们白忙了一场。”    “休想骗我!鸟一定透露过什么秘密才死的!”    汤尧道:“南宫远,我们费尽了一切力量,只问出一句话,那就是‘菊花’和黄山,再多一字也未说。”    李悔道:“老实说,只怕这根本就是个谣言。”    “怎么说?”    “八哥只是一只鸟,就算嘴巧些也绝不会记住一个秘密,”所以它说的话不可尽信,当然你要是闻着没事做,也不妨到黄山去逛逛。”    一不小心,李悔的头发被掀下一绺来。    接着汤尧也砸了一拳。    这也是他们预料中的事,‘松’为四绝之首,虽然武功不是‘四绝’之冠,却也是顶天人物,二人继续失招挨打。    就在这时,小熊回来了。    小熊自知武术不成,一时情急,拿起一把铲子去挑了一大块“黄金”道:“南宫远,你接着…”    小熊大力一甩,一块“黄金”就飞散出去。    他不是暗器有手,自然不会那么准都甩在南宫远的身上,汤、李二人身上也有,南宫远大骂一声“狗东西”穿窗而出。    小熊道:“汤大哥,李悔,不能怪我出此下策,我看你们随时都会挨一下重的,只好如此了…”    汤尧道:“你就不会有什么好点子!”    李悔道:“小熊,这办法虽有点不高明,却也是为了救人,我不能怪你,马上换件衣服洗个澡吧!”    小郭不久也回来了,听了此事不由大笑道:“老实话,如果是我在家,大概也可能用这办法的。”    鱼得水回来时,他说在街上看到一个熟人的身影。    汤尧道;“是什么人?”    “‘白袍老祖’的师弟‘千手秀士’贾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