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三章:真正的楚辞  (第2/2页)
的挖掘楚辞的格律。之前我已经说过,兮体诗就是楚辞的格律。我知道这一句话有很多人不同意,也有很多人认为我一切只是推断,没有证据。    但真的没有证据吗?”    说到这里,黄一凡又唱起了沧狼歌。    仍是用楚国的方言唱的。    大家有一些不知道黄一凡为什么又唱起这一首歌,纷纷看向着黄一凡。    “各位,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我又唱起了这一首沧狼歌。”    一曲唱完,黄一凡解释说道:“不用奇怪,我之所以唱这一首歌,就是想让大家听清楚这一首歌唱的是什么。不知道刚才大家有没有听清楚我在唱歌的时候,有唱一个非常长非常长的“xi”音…”    “xi音?”    众人开始回忆。    “黄一凡老师,我听明白了,沧狼歌里面的确有唱到一个很长的“xi”音。”    这时,台下有学子站起来说道。    “对,没错,这个音其实不算什么词汇,他是一种语气助词。在此之前,楚辞学研究者一直将这种兮翻译为“啊”或者是“呀”之类的,就像刚才我第一遍翻译的“沧狼之水很清呀”差不多的意思,我觉得这翻译的对,这个音其实就是没有什么意思,翻译成呀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要我说,与其将这种xi音翻译成为“呀”,为什么不将xi音直接翻译成为兮。”    大屏幕不断滚动,从原来的一个xi音,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兮字。    轰隆一声。    猛然跳出来的一个兮字,瞬间让整个讲座进入到了**。    是呀,楚国山歌里面早已经有这种xi音,为什么不将xi变成兮字,而是要将xi改为“啊”?    还有,为什么汉赋里面一众名家都有写过关于“兮体”格式的作品。    难道“兮”字仅仅只是一个无所轻重的词汇吗?    一切的一切,最终让“兮”字彻底的脱颖而出。    而黄一凡此前所说的“兮体”格律,也在此时有了最为关键的实证。    “牛叉。”    “我服了。”    “楚辞得到了真正的破解。”    一众学子差点要尖叫起来。    只是,这里是大学讲堂,哪怕他们内心再为的激动,他们亦是忍住。可是,哪怕如此,当黄一凡彻底给“兮体”找到实证的时候,内心这一份激动仍让无数的学子颤抖不已。    掌声,在这一刻达到了最**。    直到好几分钟之后,掌声这才停下。    而就在掌声慢慢停下的时候,黄一凡最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真相只有一个。”    用着“少包”里的台词,黄一凡说道:“楚辞的格式其实千变万化,就像汉赋一样,有四言,有五言,有六言,也有七言八言,甚至是十言。但是,不管楚辞如何的变化,其中最为关键的,那便是在诗歌当中加入了兮字。    这个字可以是语气助词,这个词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为“啊”,但是,兮字音所产生的魅力,却远远不只是“呀”“啊”这一些普通的语气助词所表现出来的语感。    加入了兮字的诗歌,他让整个诗歌充满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种味道带着兮字本身以来的大气灵动潇洒。    这种味道带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气息。    这种味道带着“惟楚有才”的楚国声蕴。    这种味道,才是真正区分什么是楚辞的关键所在。    ====    ps:**来到,兄弟们,票票有没有,最后一天,最后一天呀,求7月份最后一天的月票。(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