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部卷一百九十三 (第5/5页)
之号,仆射光禄之名,奇才总于文武,重任归于将相。徐方叛逆,以公为行军长史兼统别部,仍加鼓节。彭城宋邑,海岳徐州,峄阳孤桐,羽畎夏翟,昔称都会,今实边陲。鲁伯禽始得专征,周穆王遂行天讨。公手执旗鼓,坐谋帷幄,以陶侃部分之明,当阮孚戎旅之重。有如荀羡,独负逸群之才;不学江?,空有连鸡之喻。徐州平,迁⻩门侍郞扬州大中正。 ⻩扉蔼蔼,青琐沈沈,有若张公之万户千门;博观图籍,太湖为浸,会稽为山,有若荀最之十郡一州。诠藻人物,累迁大司农,秦称內史,汉曰司农。管夷吾陈不涸之名,耿寿昌立常平之议。时播百⾕,后稷让于《虞书》;⾩成兆民,列卿拜于周典。普泰元年迁车骑将军,加右光禄大夫,永熙二年出为颍川太守。地称汝颍,俗尚申韩,有郑伯之别都,有周公之朝邑。教之德化,无囚历于八年;会于贤能,旁润逾于九里。 于时齐武王居中作相,实有迁鼎之谋;周太祖在外持兵,深怀事君之道。昭公失位,由季氏之执权;襄王出居,成晋文之霸业。三年秋八月武帝幸长安,以义兵从顺。大统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灵璧县开国子,邑三百户。金堤石印,清济浊河,爰赐土田,为以藩屏。汉之宰相,始开封邑;周之列侯,实兼卿士。二年拜车骑大将军,九年迁五兵尚书,十年迁中书监,领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天子有诏,不⼊军门;匈奴未灭,不营私第。蔡谟冕服,十六年迁侍中骠骑大将军,以下并如故。昔惟常伯,今则侍中,切问近对,拾遗补阙。冕旒无象,先问顾和;⽟佩不存,即徵王粲。废帝后二年公不贺,出为使持节华州刺史,侍中并如故。桃林国邑,大荔城隍。三秦六辅之奥区,五岳四渎之襟带。倪宽之为內史,唯事溉田;薛宣之守冯翊,但知拱默。寻加特进,馀如故。 官品第一,朝廷所敬。辟吏如五府之间,班列在三公之后。唐虞之继文德也,稷契谟明于两朝;魏晋之顺大名也,裴王建功于二代。周武成三年进封青州齐郡公,邑二千户,赐号东岳先生。诏曰:“尧有四岳,朕惟公一人。赐杂彩二千段,甲第一区,雍州良田百顷。”其优礼如此。尧命羲仲,星鸟?夷之官;周赐姜牙,穆陵无棣之境。三王不袭,同盟固于泰山;百代相因,旧国传于负海。惟保定四年,公薨于长安私第。天子罢朝,群臣赴吊,丧用官给。呜呼哀哉!五年赠少保使持节扬光桂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谥曰贞公,礼也。 公少丁外艰,州党称其孝。齐武皇帝见而叹曰:“可谓吾家曾闵。”外祖太尉公王俭谓其子侍中骞曰:“成汝宅相者,在此孙乎?”公之北归也,后魏宣武帝敕曰:“昔微子去殷,项伯归汉,卿又得之认今。”公涕泣横流,跪而对曰:“臣家国不造,鼎祚沦亡,进不能匡正,退不能死节。今复托⾝有道,何敢比德古人?”帝益重之。及周太祖作相西朝,王侯之下,皆望尘而拜。公与之抗礼,太祖尤相敬待,屡有谘询。尝曰:“家国之子房也。”公体淳和之至性,负廊庙之大才。孝通神明,忠定社稷。马伏波来游二帝,晏平仲能事百君。在魏则贾诩、荀攸,在周则太颠闳夭。惟司徒克慎厥始,惟丞相克和厥中,惟公载德,克成厥终。三后同其政道,子孙训其成式,辉光助于⽇月,积德广于宇宙。以某年月⽇葬于少陵原,国迁三代,年移十纪。杜当阳之碑石,沈汉⽔而无闻;仲山甫之鼎铭,⼊匈奴而不出。 曾孙皇朝右金吾将军同州刺史得照,宏才大节,⽟振金声。⼊当天子之右军,出临帝京之左辅。承积善之馀庆,袭大宗之不迁。愿述家风,思传祖德。是用勒铭刻石,相质披文。载于景钟,大夫称伐之义;书于太常,诸侯计功之道。追题瓦屑,郑康成北海之门;重刻碑阴,张平子南阳之墓。其词曰: ⻩帝摄政,勤劳耳目。居于轩辕,战于涿鹿。咸阳黜夏,登坛受福。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其一) 逮乎微子,周之国宾;降及萧叔,宋之懿亲。⾼祖丞相,王迹是因。宣皇御史,社稷之臣。(其二) 太阴所立,皇齐诞圣。既创元基,仍集大命。谋孙翼子,重熙累盛。天禄永终,南风不竞。(其三) 惟公载诞,克嗣家声。千丈多节,三年一鸣。待时而动,以族而行。才归晋国,璧⼊秦庭。(其四) 符坚拜首,降天之使;陶豫策名,勤王之事。任隆起草,荣⾼近侍。赫赫噤门,雍容貂珥。(其五) ⽇暮青琐,夕郞之职。法驾毕陈,⻩门次直。帝王之盛,诚在农殖。如京如坻,我黍我稷。(其六) 吴王旧国,采山铸钱。公为中正,佩以韦弦。夏禹遗迹,今来颍川。公为太守,示以蒲鞭。(其七) 齐称东帝,周称西伯。诸侯谋王,天子下席。公之忠义,如彼松柏。(其八) 发自新邑,归于陆海。魏德虽衰,天命未改;功成晋郑,为而不宰。宠茂山河,是于乎在。(其九) 亚夫真将,去病元勋,持兵对揖;绝漠行军。尚书武库,抑有前闻;侍中重席,曾何⾜云?(其十) 当涂逊位,有周经野。二国唐虞,两朝裴贾。出守冯翊,人无讼者。受封于齐,实匡天下。(其十一) 晨占⾚乌,夜辨⻩熊。曾参易箦,期于令终;子囊城郢,有没遗忠。明君辍祭,群臣会同。(其十二) ⻩屋左纛,轻车介士。朝发桐乡,暮归蒿里。积善馀庆,由来尚矣。公侯子孙,必复其始。(其十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