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部卷九百六十九 (第3/3页)
三品,婚礼得服衮冕剑佩⾐九章。今皇太子兴圣宮使继岌,虽未封建,官是检校太尉,合准一品婚礼施行。其妃准礼妇人从夫之爵,亦准一品命妇。至行亲迎之⽇,太常卤簿鼓吹前导,乘辂车,其妃花钗九枝博鬓プ翟⾐九等。其⽇平明,皇帝差官告亲庙一室,宗正卿摄婚主行礼。其夕亲迎,兴圣宮使乘辂车,卤簿鼓吹前导,至女氏之门,以结彩车御轮交车。 请定东都邺都奏(同光三年三月详定院) 近并魏州为东京,简诸道州县,须先定两府,始可各定官品。未审依故事:京兆河南为两府,太原兴唐为次府。天复以兴王之地,别有进止敕。不惟府额各定于等差,兼亦都名须正于升降,将为经久之制,宜遵固本之文。本朝故事:雍州为西京京兆府,雒州为东都河南府,是谓京都两府。并州旧为北都,太原府在两府之次。近以中兴大业,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权谓东京为雒京。窃以雒京历代帝王之都,四方朝贡所便。爰自汉魏,迄于隋唐,方建都城,是比辰极。宜依旧以雒京为东都,魏州改为邺都兴唐府,与京北太原府并为次府。岂独设官分职,命秩免惑于有司。抑亦画界分疆,取则无违于故事。 请定乡贡童子事例奏(同光三年五月礼部) 当司准流內铨牒,应请定冬集举人內有“前乡贡童子”者。《三铨已前团奏冬集》,皆署“前乡贡童子”伏准格文有只童子科,此无“乡贡”字。铨司先为请定冬集举人九经张仲宣等,內有“前乡贡明经童子成光诲。”遂检寻六典及苏冕《会要》,又无本朝书。子细检讨,惟有十三年闰十二月敕,诸道应荐万言及童子,起今后不得更有闻荐。据此“童子”两字皆由诸道表荐,固无“乡贡”之名,又无口议帖经,亦不合有“明经”之字。进则止于暗诵,便号神童。此外格文别无“童子”其成光诲,诠司准格只收署“前童子团奏”去二月十五⽇具状申留司宰臣取裁奏例准申者。伏缘《三铨见团奏冬集》,右內有“乡贡”及“明经”字,已依成光诲例。准格只署“童子团奏次诸左” 伏以院司常年试考,皆凭诸道表荐。降敕下到当司,准格试考,及格者便放及第。其同光二年童子郭忠恕等九人,皆是表荐童子敕內,并纳到家状,并有“乡贡”两字。院司检勘同便榜示。引试及第后,先具⽩关牒报吏部南曹,续便团奏者。关奏状下到中书省,追当同元下纳家状,检点同覆奏放敕经过诸处。敕下后方始到当司,备录⻩关牒,报御史台、尚书省并吏部南曹。今准流內铨牒。伏缘院司承前皆凭敕命施行,童子敕內并有“乡贡”两字。若使下落,恐涉专擅者。 皇太后丧服议奏(同光三年七月太常礼院) 案故事:中书门下翰林学士在朝文武百官內诸司使供奉官已下,从成服三⽇。每⽇赴长寿宮朝临,自后不临。其服以⽇易月,三十⽇除。至小祥合释服。每至月朔、月望、小祥、大祥释服⽇,未除服者?服临。已除服者则素服不临,并赴长寿宮先拜灵讫,移班近东,进名奉慰。又奏准故事:文武前资官及六品已下未升朝官升士庶等,各于本家素服一临。噤卫诸军使已下,各于本军厅事素服一临。僧尼道士各于本寺观一临。內外命妇各于本家素服朝临三⽇。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及寮佐等,闻哀后当⽇成服;三⽇改惨,十三⽇除。 议毁京內南北城奏(同光三年九月中书门下) 右:补阙杨途先奏毁废京內南北城。臣检到同光二年八月二十七⽇河南尹张全义奏:臣自僖宗朝叨蒙委寄,节制雒京。临莅之初,须置城垒。臣乃取南市曹界分,兼展一两坊地,修筑两城,以立府衙廨署。今区宇一平,理合毁废。其城濠如一时平治,即计功不少,百姓忙时,难为差使。今欲且平女墙及瓮门,馀候农隙,别取进止者。 奉敕:京都之內,古无郡城。本朝多事以来,诸侯握兵自保,张全义土功斯毁,李罕之塞地犹存,时既朗清,故宜除划。若差夫役,又恐扰人,宜令河南府先分劈出旧⽇街巷,其城濠许人占射平填,便任盖造屋宇。其城基內旧有巷道处,便为巷道,不得因循,妄有侵占。仍请限一月,如无力平划,许有力人户占射平填。 甄录伪蜀员官奏(同光四年二月中书门下) 伪蜀员官,先有赦旨黜降。近者员数极多,相次到阙,并是未承前敕,虑抱忧疑。宜令御史台具所到员官出⾝历任,三代家状,约伪官品秩,准前敕次第,当拟同正官奏复。如是伪蜀将相,家属稍多,即于山东州府安置。如位卑家属少者,或是本朝旧人,有骨⾁见在班行,即任便居止。或是三川居人,愿还本土,亦俟三两⽇放归本处。或有本朝曾登科第,历任班行,材器为众所知,以可甄录,即续具人才,酌量奏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