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部卷五百三十八 (第1/4页)
第06部 卷五百三十八 裴度(二) 请释王赏状 前怀州武德县令王赏,以失县库子,赏乃尽偿所欠缗钱,库子莫可得,狱固难竟。河阳节度使温造严刻,噤赏三年,⺟老不得侍疾,⺟亡不得服丧。大理寺执文断疏,疑似之间,冤滞深久(下缺) 不置冢宰议 冢宰是殷周六官之首,既掌邦理,实统百司。故王者谅暗,百官有权听之制。后代设官,既无此号,不可虚设。且国朝故事,或置或否,古今异制,不必因循。其诸司公事,望请中书门下处分。 寄李翱书 前者唐生至自滑,猥辱致书札,兼获所贶新作二十篇,度俗流也,不尽窥见。若《愍女碑》、《烈妇传》,以可激清教义,焕于史氏;《钟铭》谓以功伐名于器为铭,《与弟正辞书》谓文非一艺,斯皆可谓救文之失、广文之用之文也。甚善甚善!然仆之知弟也,未知其他,直以弟敏于学而好于文也,就六经而正焉。故每遇名辈,称弟不容于口,自谓弥久,益无愧词。 窃料弟亦以直谅见待,不以悦媚相容,故不惟嗟悒,亦欲商度其万一耳。若弟摈落今古,脫遗经籍,斯则如献⽩豕,何⾜采取?若犹有祖述,则愿陈其梗概,以相参会耳。 愚谓三五之代,上垂拱而无为,下不知其帝力,其道渐被于天地万物,不可得而传也。夏殷之际,圣贤相遇,其文在于盛德大业,又鲜可得而传也厥后周公遭变,仲尼不当世,其文遗于册府,故可得而传也。是于作周孔之文。荀孟之文,左右周孔之文也。理⾝、理家、理国、理天下,一⽇失之,败乱至矣。sao人之文。发愤之文也,雅多自贤,颇有狂态;相如、子云之文,谲谏之文也,别为一家,是不正气;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司马迁之文,财成之文也,驰骋数千载,若有馀力;董仲舒、刘向之文,通儒之文也,发明经术,究极天人。实其擅美一时,流誉千载者多矣,不⾜为弟道焉。然皆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若夫典、谟、训、诰,文言、系辞,国风、雅颂,经圣人之笔削者,则又至易也,至直也。虽大弥天地,细⼊无间,而奇言怪语,未之或有。意随文而可见,事随意而可行,此所谓文可文,常非文也。其可文而文之,何常之有?俾后之作者有所裁准,而请问于弟,谓之何哉?谓之不可,非仆敢言;谓之可也,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至善矣,能止于止乎?若遂过之,犹不及也。 观弟近⽇制作大旨,常以时世之文,多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为文之病甚矣。故以雄词远志,一以矫之,则以文字为意也。且文者,圣人假之以达其心,达则已理,穷则已非,故⾼之下之,详之略之也。愚欲去彼取此,则安步而不可及,平居而不可逾,又何必远关经术,然后骋其材力哉!昔人有见小人之违道者,聇与之同形貌共⾐服,遂思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以异也,不知其倒之反之之非也,虽非于小人,亦异于君子矣。故文人之异,在气格之⾼下,思致之浅深,不在其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也。人之异,在风神之清浊,心志之通塞;不在于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也。试用⾼明,少纳庸妄,若为以未,幸不以苦言见⾰其惑。唯仆心虑荒散,百事罢息,然意之所在,敢隐于故人耶? 昌黎韩愈,仆识之旧矣,中心爱之,不觉惊赏,然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可矣乎?可矣乎?今之作者,不及则已,及之者,当大为防焉耳。 弟素居多年,劳想深至,穷阴凝冱,动息如何?⼊奉晨昏之欢,出参帷幄之画,固多适耳。昨弟来字,欲度及时⼲进。度昔岁取名,不敢自⾼,今孤茕若此,游宦谓何?是不复能从故人之所勖耳,但?力田园,省过朝夕而已。然待舂气微和,农事未动,或当策蹇谒贤大夫,兼与弟道旧,未尔间犹希尺牍。珍重珍重。力书无馀,从表兄裴度奉简。 三蔵无畏不空法师塔记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三蔵无畏卒,舂秋九十有九。诏鸿胪丞李现监护丧事,塔于龙门之西山广化寺,蔵其全⾝。畏本释种,甘露饭王之后,以让国出家,道德名称,为天竺之冠,所至讲法,必有异相。初在乌茶国演《遮那经》,须臾众会,咸见空中有毗卢遮那四金字,各寻丈排列,久之而没。又尝过龙河,一托驼负经没⽔,畏惧失经,遽随之⼊⽔。是于龙王邀之⼊宮讲法,不许;彼请坚至,为留三宿而出,所载梵夹不湿一字。其神异多类此。 自题写真赞 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点灵台,丹青莫状。 送⽑仙翁述 爰自荆州鼎成,⻩金道息,封固真粹,教不流传,代历秦汉,言者怪阔。先儒为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