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砖头粉红票2130加  (第2/2页)
喜出望外,忙让春晚给商婆子上茶,自己去了王太太那里。    王太太已经歇下了,知道了周少瑾的来意,睡意惺忪地道:“我们明天就要去钱塘江了…老夫人答应派人去雷峰塔了?”    “不是老夫人。”周少瑾有些不好意地道“是四老爷答应了。”然后把商婆子的顾忌告诉了王太太。    王太太惊出一身冷汗,哪里还有半点的睡意,忙笑:“不管是自己去取还是托了人去请,这诚意是一样的,菩萨都会知道,都会保佑的。”    也就是说,谁去取都一样了!    周少瑾高高兴兴地去回了商婆子。    商婆子笑着告辞了。    周少瑾满心欢喜,在床上翻来覆去良久才睡着。    第二天一睁开眼睛,就看见了商婆子天还没有亮就送来的两块砖。    青色的砖久经风雨已变得有些陈旧,却依旧透着正方凝重。    周少瑾吩咐春晚用两块绫布包着放进了箱笼里,这才去给郭老夫人请安。    休息了一天。郭老夫人神采奕奕,招呼周少瑾一起用早膳:“今天厨房有小米鸡汤海参粥,我听着稀罕,就让人盛了些来。你要是吃得不习惯,就换别的…我想想,他们应该还有白粥和百合粥、青菜粥。”    “我和您用一样的就是了。”周少瑾坐下来,尝了口粥。    好吃是好吃。只是她有些不习惯粥里放了海参。    一旁服侍的王太太则笑道:“这小米鸡汤海参粥最补气腱脾。有了春秋的人和壮年男子用最好不过了。二表小姐倒不勉强。”    周少瑾立刻意识到这粥是专为郭老夫人和程池做的。    她讪讪然笑了笑,还是勉强把粥吃完了。    程池那边派了人来问能不能启程了。    东西昨天就收拾好了,周少瑾扶着郭老夫人上了轿。    他们今天会借居在江南的首富宗老爷在钱塘的别院。    秋日清晨的阳光温暖而清爽。周少瑾不时地撩了帘子朝外望。    袅袅的炊烟,牛背上的牧童,还有河边妇人捶打衣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都让她觉安宁温馨。    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的轿子停在了宗家的别院。    那别院不过三进大小,却粉墙黛瓦。花树满庭,游廊两侧更是应景般的摆放着各色的菊花,情景十分的宜人。    程池笑道:“这原是宗大老爷曾祖父晚年时静养的院子,那钱塘江离这里不过两射之地。他听说您要来。非让我带您过来住两天不可。我想着我们过几天才启程回金陵,这里又颇为清静,也就应下来了。”    “这里很不错。”郭老夫人笑着四处打量了几眼。道“让宗大老爷费心了。替我谢谢他。”    程池笑着应“好”,周少瑾被安排在了郭老夫人西边的厢房里。    用过午膳,休息了一会,程池带着周少瑾和郭老夫人去后院看看:“…那里有个小小的凉亭,站在那里也可以看见钱塘江的潮涌,却不如在江边观潮那样的雄伟壮观。我寻思着头一天我们就在凉亭里看看,若是您感兴趣,第二天我们再去江边观潮好了。我们的时间还很充裕。”    谁知道她们还没有出门,宗家的大管家拿了帖子过来,说明天一早宗家的老太太想带着几个媳妇和孙女过来拜会郭老夫人。    郭老夫人看着程池。    程池笑道:“明天就是八月十八了,我看还是等过了明天再说吧!”    秦子平去回了话。    他们一行去了后院的凉亭。    虽然明天才是观潮的好日子,可惊涛拍岸,狼声一阵接着一阵,钱塘江潮涌的壮观已初见端倪。    郭老夫人笑道:“我们明天去江边观潮。站在这里看,犹如隔靴搔痒,哪里能感受到钱塘江的雄壮。”    程池笑着应“是”,吩咐秦子平准备出行的事宜。    他们听着涛声在凉亭里坐着说了会闲话,直到太阳落山,他们才回到厢房。    郭老夫人去更衣。    周少瑾趁机对程池道:“池舅舅,谢谢您了,雷峰塔的砖我已经收到了。”    等她回了金陵,一定会想办法报答池舅舅的。    程池微微颔首,正色地道:“希望雷峰塔不要因此而倒塌就好了!不然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周少瑾愣了半天才明白程池说了些什么。    她面色微赤,正不知道说什么好,郭老夫人走出来,笑道:“我瞧着今天晚的月色也很好,等会用了晚膳,我们到院子里走走可好?”    周少瑾和程池欣然应允。    秦子平却匆匆忙忙走了过来。    ※    姐妹们,今天的加更。    o(n_n)o~    我感觉到我的“债务”正在慢慢地减少。    ps:今天晚上的更新十一点左右。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