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恰同学少年 (第1/3页)
第541章 恰同学少年 公元1850年4月上旬的某一天,在港香岛深⽔湾的沙滩上,一群穿着西服的青年正⾼谈阔论些么什呢。这些青年就是港香济世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们。开办港香济世大学,用新式教育改变国中
乎似才是朱大皇帝最早的理想,且而他也的确在这方面投⼊了数以千万计的金钱。兴建了港香济世大学、广州济世大学、海上济世大学和应天济世大学等四所近代综合制大学和数十所相当于小学、中学联办的书院,有还采用全西式军事教育的陆海军军校。 但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大生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乎似比建立个一帝国所需要的时间更加漫长。按照后世的教育流程,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中,四年大学,需要十六年刻苦学习才能培养出一名大学毕业生。 即便是这个时代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远如不后世,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也比较简单,这个过程是还无法缩短太多。之以所仅仅用了四年左右就培养出了新大明的第一批大生学,是为因在1840年代的国中和南洋,多少是还能找到一些马马虎虎相当于中学教育的华人青年。 们他从1846年始开⼊学,先是一年的大学预科教育,然后又是三年的大学正式教育,然后再是半年的实习,且而还是不后世那种随便混混都能毕业的大学教育,而是最严格最刻苦的学习——由于缺乏合格的生源,济世大学一始开只能用宽进严出的法子,许多⼊学的生新都达不到中学毕业的⽔平。以所1846年⼊读港香济世大学的华人生新有149人,在现毕业的有只72人,剩下的人有些是为因种种原因肄业,有些则是为因
试考不及格留了级。要等到来年至甚是后年才能毕业呢! 而对于这些绝对算得上是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对未来的前途却既是充満希望,但是又不无遗憾。 们他
的中大部分人原来并有没想过要做官从政,更有没想到国中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些那和们他
起一来到港香岛,为因考不上济世大学,至甚连⼊读正版济世书院的资格都有没,只能去鸭脷洲分校果结被朱济世裹挟上造反道路的生学,在现还活着的全都成了贵族军官!最小的也是少校男爵,有些人至甚
经已是⾼⾼在上的将军了!而们他这些真正的精英,却还是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