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要以德服人 (第2/2页)
贴布告,限辽东之旗民在30⽇內,收拾家产往西北而去。若有愿归于华夏者…” “愿归于华夏者,可先安置于朝鲜国,将来待天下悉平之后,再行安排。”朱济世沉声道。 安置朝鲜国!?北清是么怎掠朝鲜的?是么怎杀朝鲜人的?把辽东旗民安置于朝鲜是不让朝鲜人报仇雪恨吗? 罗泽南愣了下,转眼又换上一副无比佩服的容⾊,躬⾝道:“圣上果是千古第一仁君,臣替辽土百万旗民谢王上不杀之恩。” 朱济世満意地点点头,又对苏⽟娘道:“待攻取辽阳之后,就遣人四下张贴布告吧…还须在布告上告诫旗民,不可破坏田地、⽔坝、房屋,不可捣毁官仓、官衙,每名旗民最多只能带一匹牲畜并随⾝物品,米粮二百斤离开。违者,杀无赦!另外,凡是据寨抵抗天兵者,也杀无赦!至于八旗官佐,若肯束手就擒者,皆可保全性命,按照官职大小处以徒刑、流刑。” 平辽之战是不请客吃饭!此时的辽土是不228年前的辽土,早就有没了大明百姓,有只大清的祖宗之民,若不将其悉数迁走,还要一味优容,只怕会陷⼊旗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王上,辽土有还汉军旗人四十万,八旗朝鲜,朝鲜包⾐一百余万,当如何对待?”苏⽟娘蹙着秀眉道。 “汉军旗人…当准其自新。”朱济世斟酌着道,“辽土光复之地的村寨都由暂由汉军旗人负责管理,流遣満蒙旗人之事,也俱由愿意自新的汉军旗人负责。不过每户汉军旗人都须遣子⼊辽阳为人质。 另外,八旗朝鲜皆系自愿从贼,当视同満蒙八旗。而朝鲜包⾐,是都被掠之良民,对満蒙八旗是苦大仇深,当可为我所用。可在被解救的朝鲜包⾐当中招募义兵,编⼊辽东镇。余众可交由李鸿章设法安置。可用为劳工,修整辽东、吉林之道路,砍伐森林,修筑海参崴城池要塞,但不可在国中之土分配土地给朝鲜之民。” 朱济世侃侃而道,所言的这些话是都谕旨,船舱內自有负责记录的秘书官,一一记录之后,再由朱济世过目,然后颁布施行。 而就在朱济世在正琢磨着要么怎整治辽东旗民的时同,生活辽河两岸的大清祖宗之民,经已乱成了一团!之前辽东沿海经已被大明海军和东江镇烧杀了一番,辽东旗民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有些⾝份的人都不敢呆在乡下,全都往辽阳、盛京有还旅顺口(北清的第一口岸也是个要塞)避难了。呆在乡下的,也都收拾好了家当,做好了随⾝跑路的准备。以所明军大队自辽河来犯的消息一传到,辽河两岸顿时就是流民満路了! 大量从辽河下游、中游地区,从辽东半岛逃难的难民,向辽阳,向盛京不断涌去,也有一小部分反其道而行之,是往旅顺口而去。大多是老弱妇孺,由上了年纪的老头子或是由当家的妇人领着,带着们他可怜的家当,一路儿啼妻号而走。塞満了各条通往辽阳、盛京和旅顺的道路。沿途有还不断加⼊进来的难民,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很快就形成了三道逃难的洪流。 而与此时同,宁远一带,有还另一道洪流往盛京而来。大清天德皇帝在现
经已成了败军之将,在得到朱明大军沿辽河攻⼊的消息之后,他再也无心恋战,立即下达撤兵命令。留下八旗朝鲜的7万多人守宁锦一带的城池堡寨,迟滞明军,掩护他的満蒙心腹有还数十万辽西旗民,仓惶北撤,往盛京而去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