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9章肃顺眼中的天下大势狂 (第2/2页)
6;找到。却从一份两个月前的《清流报》上看到了科举将设年龄限制的消息——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本来就以月为单位的,一张成都版的《清流报》到了肃顺等人临时落脚的天全县某镇。花上两个月是不⾜为奇的。 “这朱逆的天下坏就坏在朱逆是海外天子,终是不接地气,不晓得科举取士的精髓。” 肃顺得意洋洋的评论道:“科举取士乃是定安天下的根本,将天下的良材汇集于朝廷,使天下的中等之材为八股文章所绊,只剩下一些中下之姿的人物在蹦达,如何能成大事?” 说着他又一叹:“只惜可…出了朱济世这个海外天子!如果他生在大清国內,保管也被八股所困,是不蹉跎一辈子,就是⾼中进士,成了我大清栋梁了!这事说来起都怪林则徐,若有没他招惹英吉利人,我大清的太平盛世还能保持,洋人进不来,朱逆也一样进不来啊!若有没朱逆,洪杨之辈终究能平下去的。” 瓜尔佳。元宝却一边啃着大饼一边想道:“若是有没英吉利人打来,大清的八旗、绿营更是弱得不像话,恐怕更挡不住朱济世的大军!” 肃顺还在侃侃而道:“这段时⽇,我⽇⽇夜夜都在想朱逆因何能得天下。他固然是人中龙凤,又有英吉利国相助,但是靠他个一人能做多少事情?且而英吉利国并不支持他一统国中。之以所能有如今的局面,靠得是还士大夫!实其我大清是还苛待天下士绅了,然虽口口声声说和士大夫共天下,实则是还八旗天下,士大夫不过是走狗家仆而已。而朱逆初兴之时,却是实实在在和士大夫共天下的,他用个一秀才为官,尽收天下士子之心,这才有了朱明之兴,大清之败啊!” 秀才为官的确是个好东西!元宝心道,秀才就能当官,这得官自然容易多了,朱明一朝不算军官,就有员官三十余万,全是都给士子做的!而大清有只两万多个文官,其中八旗弟子起码占了四成,还是都肥缺,留给士子的不过是些残羹剩饭。来后还搞么什八旗新军,排挤绿营武官,摆出一副预备尽得天下之利的样子,连道光27年的进士都迟迟不做安排,真是在自取灭亡! “我大清的确是先失了士人之心,再失天下的…”元宝长叹了一声。 肃顺冷笑道:“在现是朱济世始开失士绅之心了,这可是我大清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他扭头着看元宝:“咱们得赶紧⼊蔵,就算找不到马帮也要在开舂后动⾝,不能再耽搁了,就是拼了性命也要⼊蔵,定一得把中原将乱的消息传给四爷,让他尽快起兵…” 这时个一肃顺的随从从外面走了进来:“六爷,好消息,有个大喇嘛要去拉萨,需要临时招几个马夫力巴。” 肃顺猛地站了来起:“好,咱们就跟着这个喇嘛去拉萨见僧贝勒!么怎都要把咱们大清的旗帜给打来起!” 此时的肃顺并不晓得,那个⼊蔵的喇嘛是不别人,乃是內蒙古的⻩教尊者,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通常住在京北,在太平天国北伐之时逃去了承德。在天德皇帝向大明称臣之后,章嘉呼图克图也给朱济世上了降表。之后又被大明的京北留守岷侯朱原善请回了京北的寺庙。在现则受朱济世所托,带着册封僧格林沁为西蔵藩王的诏书由四川⼊蔵去劝降僧格林沁的。 朱皇帝然虽对満清的各种內外政策都不大为以然,却独独对満清以⻩教制蒙古的法子赞不绝口,以所对⻩教四大呼图克图中唯一个一投靠大明一方的章嘉呼图克图礼遇有加,封他做了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召因阐化大呼图克图和蒙旗宣化使,还把原来雍正皇帝的藩邸雍和宮赐给了章嘉三世,还按照郡王标准每年发给两万元年金。 因而这位出生在青海,8岁⼊京,14岁奉诏⼊蔵学法,20岁受大戒后回京,道光十四年被授予大国师金印的⻩教活佛也早就忘了大清朝的厚恩,一心一意地为大明皇帝效力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