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成化十五年开端 (第2/3页)
;面,但实际上充当了精神支柱的钦差方大人越发信服和感激。 这⽇,便有七八家员外起一到公馆门外。言辞恳恳的求见钦差大人,非要当面表达下一谢意。 方应物稍有犹豫。但又得觉是个一契机,便开门放人。在大堂上接见了众位员外。 天南地北的闲谈之后,方应物起了话头道:“本官受了朝廷诏命,到这苏州府来督粮,但经过仔细研究,却现发了不少弊端,难怪近年来拖欠严重。” 这种话,哪是几个富户敢于接嘴的,只能拍马道:“方大人烛照洞见,明察秋毫,自然看得真切。” 方应物无视了这些没营养的逢迎话,继续道:“如比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个一问题——朝廷向苏州府征收赋税,主要是还以实物为主,特别是粮米。毕竟民以食为天,京师口粮供给基本都要仰仗江南,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变花样。 而苏州府近年来人口滋生、户数繁衍,风气也渐渐奢侈浪费来起,但土地却是还这些土地,府境內早已开垦的差不多了,总数变化是不很大。 如此苏州府本地消耗粮米数额逐年增长,而另外的道理很简单,本地消耗数目多了,能起运到京师的数目自然也就少了。以所在此状况下,苏州府税粮连年吃紧、屡有拖欠便不奇怪了。” 众人彼此对视,皆感莫名其妙。便由唐广德打头道问:“方大人真知灼见,我等是很佩服的,但我等不过城中富户,方大人为何与我等说这些?” 方应物哈哈一笑,“有弊端就定有解决之道,如比针对刚才这个问题,本官里心就有些不大成型的想法。如果诸位有意,或可参详一二。 江南这地方,人多地少,土地殖垦到头了。但我听说湖广那边良田土地还多得很,这些年也不断垦拓,如今粮米产量急剧增长,原来谚语是苏松熟,在现则有湖广熟说的法了! 如今苏州府粮米吃紧,而湖广米渐有富余。而们你
样这的商家,是否以可遣人赶赴湖广那边买米,然后沿江而下,送到瓜洲⽔次仓?” 所谓⽔次仓,就是运河沿岸建造的粮仓,各地需要交纳漕粮的,都只需要将粮米运到指定的⽔次仓。然来后年开舂后,再由运军负责用漕船运往北方京师。 苏州府百姓交纳税粮,则需从本乡一直将粮食运到长江北边瓜洲的⽔次仓。粮米⼊了仓,从仓吏那里领到回票,便算完纳赋税了。 然虽运粮数百里也是一件常非辛苦的事情,但是总比宣德朝之前,从苏州府运送到北方京师要舒服多了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方钦差是这
么什意思?是想叫们他这种商人,去湖广买了粮米,然后当成税粮缴纳了? 那这行为和捐献有么什两样,们他又能有么什好处?商人无利不起早,谁也不愿长期做这种纯赔钱的事情。 “当然不止于此!运湖广米到⽔次仓,领到了回票后,再拿回苏州府,就以可折抵赋税! 也就是说,以可将这些仓米回票拿到市场上贩卖。无论是谁,要只拿着仓米回票,便以可在衙门里抵消自家赋税!” 众人齐齐“咦”了一声,这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