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回白衣客与悲歌  (第1/4页)
    第二十五回 白衣客与悲歌    船舱里没有人说话。    船头上也没有人开口。    绝没有!    这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声音是从湖上来的。    湖上水波粼粼,秋月高挂天边,人在哪里?    在远处。    四十丈外,有一盏孤灯,一叶孤舟,一条朦朦胧胧的人影。    人虽在远处,可是他说话的声音,却好像就在你的耳边。    能以内力将声音远远的传过来,并不能算是件十分奇怪的事。    奇怪的是,萧十一郎在这里说话,他居然也能听见,而且听得很清楚。    这人是谁。    大家还没有看清楚。    这一叶孤舟就像是一片浮萍,来得很慢很慢…    萧十一郎也已看见了这湖上的孤舟,舟上的人影。    他忽然笑了笑,道:“你来了,我也不能醉?”    声音听来并不大,却一定也传送得很远。    回答只有两个字:“不能。”    “为什么?”    “有客自远方来,主人怎能醉?”    “远方是何方?”    “虚无缥缈间,云深不知处。”    萧十一郎没有再问下去,因为孤舟已近了,灯光已近了。    他已看见了灯下的人。    一个白衣人,幽灵般的白衣人,手里还挑着条白幡。    是不是招魂的白幡?    他要来招的,是谁的魂魄?    那一叶孤舟居然也是白的,仿佛正在缓缓的往下沉。    站在最前面的章横一张脸忽然扭曲,忽然失声大叫了起来:“鬼…来的不是人,是鬼!”    他一步步向后退,突然倒下。    这纵横太湖的水上豪杰,竟被吓得晕了过去。    没有人去扶他。    每个人都已僵在那里,每个人手里都捏着把冷汗,连指尖都已冰冷。    现在大家才看清楚,这白衣人坐来的船,竟赫然是条纸船。    在人死七期,用来焚化给死人的那种纸船。    风四娘脸色也变了。    “…来的不是人,是鬼!”    若是个有血有rou的活人,怎么会用这样一条纸船渡湖?    “虚无缥缈间,云深不知处。”    莫非他真的是阴冥鬼域,九幽地府?    这世上真的有鬼吗?风四娘不信。    她从不相信这种虚妄荒诞的事,她一向是个很有理智的女人。    她只相信一件事。    ——无论“他”是人是鬼,都一定很可怕。    ——无论他来自什么地方,却很可能是来杀萧十一郎的。    秋夜的清风很轻。    一阵清风,轻轻的吹过水波,那条纸船终于完全沉了下去。    可是船上的人并没有沉下去。    人已到了水月楼。    水月楼头灯光辉煌,在辉煌明亮的灯光下,大家才看清了这个人。    他并不太高,也并不太矮,头发已白了,却没有胡子。    他的脸也是苍白的,就像是刚被人打过一拳,又像是刚得过某种奇怪的病症,眼睛、鼻子、嘴,都已有些歪斜,似已离开了原来的部位,又像是戴着个制作拙劣的面具。    这样一张脸,本该是张很滑稽的脸。    可是无论谁看见他,都绝不会觉得有一点点可笑的意思,只会觉得发冷。    从心里一直冷到脚底。    这是因为他的眼睛。    他有眼睛,可是没有眼珠子,也没有眼白,他的眼睛竟是黄的。    完完全全都是黄的,就好像有人挖出了他的眼睛,再用黄金填满。    ——有谁看过这么样一双眼睛?    ——若有人看过,我保证那人一定永生也不会忘记。    他手里拿着的,倒不是招魂的白幡,而是个卖卜的布招。    上面有八个字:“上洞苍冥,下澈九幽。”    原来他竟是个卖卜瞎子。    每个人都松了口气,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人,不是鬼。    可是大家却忘了一件事。    ——这世上有些人比鬼还可怕得多。    萧十一郎又坐下。    这瞎子无论是不是真的瞎子,至少绝不是个普通的瞎子。    一个瞎子若是坐着条死人用的纸船来找你,他找你当然绝不会有什么好事。    你当然用不着站在外面迎接他。    何况,只要能坐着的时候,萧十一郎总是很少站着的。    瞎子已慢慢的走过来,并没有用布招上的那根竹竿点地。    但他却无疑是个真的瞎子。    瞎子总有些跟平常人不同的特征,萧十一郎能看得出。    ——他既然是瞎子,怎么能自己走过来?    ——是不是因为船舱里明亮的灯光,他能感觉得到?    ——瞎子的感觉,岂非也总是要比平常人敏锐些?    船头上的人,都慢慢的避开,让出了一条路。    瞎子走得很慢,步子却很稳,既没有开口问别人路,更没有要人扶持。    他穿过人群时,就像是个不可一世的帝王,穿过伏拜在他脚下的臣属。    萧十一郎从来也没有看见过像他这么骄傲的瞎子,就算他还有眼睛,也一定不会将这些人看在眼里。    假如他还有眼睛能看,世上也许根本就没有能叫他看在眼里的人。    他这一生中,想必有很多能让他自己觉得骄傲的事。    那究竟是些什么事?    一个人的生命中,若是已有过很多足以自傲的事,别人非但能看得出,一定也听说过的。    一个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