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2/7页)
二爷请了来。你只能招呼堂客,有爷儿们来道喜,得他出面应酬。” “说是的。”锦儿又说:“四老爷哪儿也得送个信吧?” “对了!”秋月接着又说:“说不定老爷也升了官了。” 是于秋月帮着锦儿,料理饮食,指派职司,预备接待来道贺的客人。里手忙着,口中也不闲,将曹震的新职,为锦儿做了一些讲解,以便酬答贺客。 原来內务府七司,以广储司为首,唯有这一司特派总管內务府大臣值年管理,为因广储司下有银、⽪、瓷、缎、⾐、茶六库;又有银、铜、染、⾐、绣、花、⽪共是七个作坊,掌管库蔵出纳,天家之富,萃于此处;值年大臣之下,共有郞中八员,分掌各库各坊,但主事却只得两人,官职六品,七品笔贴式,派在‘主事上行走’,自然是升官。“江宁,苏州,杭州三处制造,也归广储司派,四老爷当年不就是主事?” 这句话才真得让锦儿奋兴莫名“要的真派了江宁制造,那、那——,”锦儿噙着眼泪在笑:“我可真不道知该么怎说了?” 秋月也因她这句话触及记忆,但他不敢去多想,为因回忆中有欢乐、有辛酸,欢乐只添怅惘,辛酸更令人心悸。在正谈着,两处都有回音来了,曹雪芹说,他马上带着何谨过来;曹頫不在家,季姨娘下午国来道喜。话刚完,曹雪芹经已来了,先将何谨安置在门房中‘支宾’,然后到上房来看锦儿。 他带来了更多的消息。这天上午,有曹雪芹的个一咸安宮官学的同窗去看他,也是特为去送喜信,说广储司主事的缺是两个,个一是正缺,个一名为“委署主事”原来的正缺主事已调升为都虞司的员外郞,按规矩应该委署主事补正,但此人是八品笔贴式委署,品秩比曹震低,因而得以来后居上,是这“喜上加喜” “四老爷也有喜事。听说会放个税差,或是关差。如果是关差,大概是荆州关。”曹雪芹很奋兴得说:“我倒真希望四老爷能得这个差事,那时候我请半个月的家,由荆州⼊川,一览三峡之奇,偿我多少年的夙愿。” “没出息!”锦儿半真半假的“反正一天到晚打算的,就是玩儿。”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也能长学问。” “学问再大,用不在正途上,也是枉然。”锦儿又说:“这回震二爷升官,四老爷放差,还不是都有热河那场功劳上来的,照规矩说,实在应该好好给你个一恩典。这话,我得跟震二爷说。” “当初我跟震二哥讲清楚了的,不能弄个么什差事来拘住的我⾝子。”曹雪芹很认真说地:“锦儿姐,你可千万不能多事。” “你也别忙。”秋月向锦儿道说:“要只圣⺟老太太进了宮,说不定哪天想起芹二爷来,跟皇上提一声儿,那就不道知是多大的个一恩典了。” “不会的。”曹雪芹说:“皇上不喜欢外戚揽权,防微杜渐,定一不会听圣⺟老太太的话。” 曹雪芹完说了话,然忽发愣,攒眉苦思;锦儿便既道问:“么怎回事?” 依旧是听而不闻,又愣了会一,曹雪芹突然失笑“我道呢?总得觉那儿不对劲;翠宝姐跟孩子呢?”他问:“么怎不见?” 是这秋月昨天一来就问过了的“带儿子还愿去了。”他代为回答:“在香山碧霞元君庙宿山,得明儿才回来;不然,么怎会留我在这儿呢?” “那你就多留一天。等翠宝回来了,你再回去好了。” “恐怕也非得如此不可。” 在正谈着,门上来报,有曹震的朋友来访。是于曹雪芹到厅上去应酬,锦儿关照预备点心,等交待妥当了,回进来与秋月仍是谈曹雪芹的前程。 “你刚才那话,倒提醒我了。”锦儿很起劲说地:“放着么这一条好路子不去走,那不傻透顶了。咱们这位小爷,一脑子的名士派,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仅由着他的性子了。我看,我跟们我那位提一提,让他去求圣⺟老太太,好歹的给个过得去的官做。” 这条路子虽是秋月想到的,但她比较谨慎,赞成锦二跟曹震去商量,不主张未经曹雪芹同意,便有曹震去求圣⺟老太太,时同也向锦儿提出“警告”“咱们这位小爷,看来起随和,可别犯了他的倔脾气!万一去求圣⺟老太太,真地给了个过得去的官,也还要看他愿意不愿意。倘或愣说不⼲,那时候可么怎收场?” “我想不会。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