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谁都靠不上 (第1/4页)
第三百零六章 谁都靠不上 第三百零六章谁都靠不上 这就是工党在1935年3月上台时的情形。首相约翰?尼加德斯沃尔德是赞成和平主义的,而外交大臣哈夫丹?科特教授和国防大臣弗雷德里克?蒙森则是道道地地的和平主义者。反对科特的人担心,他是个一学者,他的外交政策可能不切实际,但是来后证明,这种担心是有没根据的。科特是个一现实主义者,但是们我也以可看到,例如在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的冲突中,他常非不情愿以任何方式使挪威承担义务,然虽他有没做过任何一件事可被说成是不履行际国联盟盟约规定的义务。根据这种外交政策,挪威是斯堪的纳维亚家国中第个一(果结也是唯一的家国)批准与英国在1938年12月订立的海军条约,这个条约被看作是普遍同意限制海军军备的一种准备。 在挪威同其斯堪的纳维亚邻国的关系上。科特的政策为一种极端审慎和拒绝同它们讨论军事问题的立场所支配。他的理由是军事上的合作将导致挪威防御力量的加強,而在科特看来,这就等于重整军备,他对此坚决反对。此因,难怪在开战前以不久,希特勒问挪威是否感到受威胁,并表示要同挪威缔结互不犯侵条约时,得到的答复是都“不”科特认为(挪威议会也有同样看法)样这
个一条约在平时固然有没必要,在战时也有没价值,且而,它还可能给人样这的印象,为以挪威比其他家国对德国更友好。这将是挪威民人所不能容忍的,们他
然虽
望渴继续置⾝于战争之外,可是內心却向着盟国。挪威府政之以所拒绝英、法两国于1939年初要求挪威组织“和平阵线”的某些非正式建议,正与这种想保持中立的愿望相一致。挪威议会议长C?J?汉布罗认为,样这的保证不值得想望,他的理由是“单从个一方面得到保证的中立,一旦发生情况,就不再成为中立了” 是于,直到1939年夏天,挪威府政在大多数民人的支持下,对所的有外国一直保持着正确的态度。挪威已使己自免除了按照际国联盟盟约规定的参加制裁的义务,它置⾝于一切欧洲家国集团之外,但是它同斯堪的纳维亚邻国在军事之外的其他领域订有合作的计划。挪威的工党府政主要是和平主义的,但是有迹象表明,这个党在正
裂分,为因有些党员认识到,德国事态的演变可能威胁挪威的主民制度。不幸是的,还有没等到这种感觉能够具体变成有效的行动,挪威就遭受了战祸。挪威人奉行反对防卫的政策为时经已过久,从而无法迅速改变己自的态度。且而,在资产阶级政党中,仍对德国有些同情,对德国的想法有些欣赏,有几家右翼的报纸在正发表这类观点。时同,多年来的忽视所造成的后果,也不能下一子弥补过来。防务全然不⾜,至甚
有没统一的指挥。防务计划由个一以文官为首的国防部掌管。固然,国防委员会在1934年就已成立,但是直到1937年方始召集会议,到1939年9月1⽇才再度开会。民防的情况是可怜的。措施仅限于消极的防空,例如建造一些避弹所等。除了奥斯陆、卑尔根和四五个较大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均无积极的防空设施。战后挪威议会成立了个一委员会,调查当时的府政对挪威防务不⾜所应负的责任,据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