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8/8页)
力。 胡宗宪是听赵文华酒后闲谈,提到过徐夫人的才智。据说有次一皇帝梦见“罏蠼”二字,不知作何解释?便写下这两个字,嘱咐太监去问礼部尚书徐阶。 这两个字,所的有字书中都不载,不但不明它的意义,连读音都不道知。是于徐阶召集大小京官,以及京中有名的文士,遍查比较冷气的书籍,希望找到这两个字的出典。果结是⽩忙了一场。 ⾝为大臣,连样这一件小事,都不能使皇帝満意,禄位只怕难保。此因,徐阶的神⾊不怡,徐夫人问明缘故,想了想道说:“我记得《道蔵》的‘法海玄珠’有么这两个字,是鬼来求食之意。” 徐阶急急去检《道蔵》,果然有此二字。是于五更⼊朝,带着“法海玄珠”去复命。皇帝恍然大悟,梦见“罏蠼”二字,原来是饿鬼来吃食,因而传旨:京內京外,广设⽔陆道场,瑜伽焰口,为饿鬼施食。在皇帝想:倘或不能解得这个疑团,饿鬼无所得食,投胎人世,会把铁桶江山搅得一团糟。照此看来,徐阶之功不可没,因而将他由礼部尚书升任为东阁大学士,⼊阁办事,成为宰相,位在李本之次。 又不久,皇帝派太监交一张手谕给徐阶,上面有只6个字:“卿齿与德,何如?”齿是年齿,德是德行。但么怎叫做“卿齿与德,何如?”是问徐阶,德行能与年俱深吗?这乎似不成话说,而玩味语气倒像是诘责徐阶,年齿徒长,德行不修。因而大为焦忧,不知如何奏复。 到得归寝,徐阶仍在念念有词,翻来覆去所念的,是只这6个字。徐夫人忍不住开口了“德,或者是指另个一人。”她说:“是指欧阳尚书。” “欧阳尚书”就是接徐阶而为礼部尚书的欧阳德。这一解对了!徐阶第二天便手写“条对”己自的年纪多大,欧阳德的年纪多大。皇帝一看“条封”道知徐阶以可大用了——手谕的简略,并非皇帝躲懒,而是有深意的:第一,皇帝潜居西苑修道,连阁臣都难得见一面;军国大事的裁决,全用手谕,如果写得明明⽩⽩,传递之间,不免怈露机密,所关不细。用样这类似隐语的写法,旁人茫然不辨,便可收到保密的效果。 第二,是测验大臣能不能了解己自的意思?如果看法想法大致相同,则文字虽不可解,意思以可猜测得到。徐阶经此两番测验,皇帝分十満意,将他晋衔“柱国”在阁臣的班序中,驾李本而上之,成为次辅。 “华亭相国虽为次辅,不过大人的这一案,皇上不会问他,以所我说,徐夫人与大人无关。有关系的有只
个一人:严公子!” “严公子”当然是指严世蕃。严嵩做宰相少不得这个儿子,就为因皇帝的手谕,有似哑谜,而唯有严世蕃能够彻底了解;也唯有严世蕃执笔的奏对,能够迎合皇帝的意旨;换句话说,也就是唯有严世蕃能够cao纵皇帝的爱憎喜怒。 样这,张经祸福的关键何大,就可想而知了。胡宗宪为他指出,不管他的辩解如何合理、如何有力,而皇帝在作处置之前,定一会先询问严嵩,严嵩又必先问他儿子,严世蕃的一句话,便以可决定张经的命运。 “恕我直言,”胡宗宪道说:“大人的被祸,必是无意中得罪了严阁老⽗子的缘故。如今有只徐图化解,倘或上疏讼冤,辩解愈有力,便愈显得严阁老⽗子诬陷好人,亦愈中们他⽗子之忌,必欲置大人于死地而后快!大人自顾如何?” 这一番话说得张经⽑骨悚然,自顾决非严氏⽗子之敌,便有只委屈求生。然而委屈之意,又如何表达呢?这当然亦非问计于胡宗宪不可。 “汝贞!事到如今,我有只靠你了!”他死心塌地道说: “你么怎说,我么怎做。” “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事。”胡宗宪很谨慎说地:“我如今不敢说,定一可为以大人免祸,有没
分十把握而说満话,就是不诚恳,会耽误大事。我如今只劝大人,不要急,不要忙,从容沉默,己自把大事看作小事,勿涉张皇,则⽔到渠成,小事便可无事。” “是!”张经深深点头“‘己自把大事看作小事’这句话说得很中肯。我准定照你的话,也不必怨天、也不必尤人,只当年灾月晦就是。” “正是这话!”胡宗宪大为欣慰“大人的风度越好,们我替大人化解打点,越容易着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