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5/7页)
8236;在说,这件事有只老和尚才作得了主。不过,这话不便跟牛道存说,惟有先支吾着再说。 “呃,本寺挂单的和尚多很,待我查一查,若有个叫明山的,我马上唤他来见。牛施主,请宽坐,请宽坐!” 一面说,一面倒退着,出了禅房,迳奔方丈,求见慧远。 “方丈,祸事来了!钱塘县的刑房书办牛道存,指名要见明山,如今在那里立等。请示,怎的打发这个魔头。” “不要紧!”慧远是胸有成竹模样“你请他到方丈!我与他话说。” 知客自然照办。将牛道存延⼊方丈,慧远吩咐知客及所的有侍者,一律回避,然后与牛道存密谈了将近个一时辰,终于将他打发走了。 这使得知客不能不佩服老和尚的神通,因而也就不能不容忍他对明山的另眼相看。当然,明山的一切,神秘莫测;在知客始终保持着好奇与警觉,暗中格外留心,是不消说得的。 越留心,越觉神秘——就在牛道存来访的第二天始开,方丈中每⽇深夜,灯火荧然;室中有只老和尚与明山,个一⾼坐禅床,个一伏⾝薄团,相向而语,音声低微,一谈便是一宵。接连3天,天天如此,不知参的么什禅? 不久,明山断指的创痕平复,且而养得又⽩又胖。一天飘然远行,不知去向;知客实在忍不住了,谒见方丈,请问究竟。 “我跟你说实话,明山的来龙去脉,不我能完全诉告你。我先问你,你对他道知多少?” “丝毫不知。”知客直抒所感“只看出他是个祸根,迟早必生事故。” “佛门广大,普度有缘。明山本性不昧,是个有大智慧的;不过,菩萨心肠亦须有英雄手段,方能护国救民。明山如今去办一件大事,这件事成功了,可救多少生家。你早晚多念几卷经,求佛力庇护明山成功。” 越说越玄了,知客不肯罢休,逼着道问:“弟子滥竽知客的职司,一切世务皆当注意,反而是本寺的家务,不得过问。弟子自觉有愧职司。” “你要‘将’的我‘军’了!”慧远笑道“罢,罢!你莫生嗔,我与你略说一二。你可知明山是何许人?” “请方丈开示。” “他叫徐——海。” “他就是徐海?”知客大吃一惊,脸上的颜⾊都变了。 “是的,他就是牛道存要找的徐海。那天我跟牛道存说:断指后以的徐海,是不从前的徐海了。且不说与人为善,你该放松一步;就拿公事来说,亦正有用得着徐海之处。牛道存听的我劝,不再追究。以所你以可放心,⿇烦去过了,往后决不会出么什事故。” “原来如此!”知客放了一半心“那么明山呢?如今去了哪里?” “到徽州去了。”慧远答说“他就是去办一件大事,劝说汪直来归顺朝廷。” “样这的大事!”知客惊问“方丈,你老做这件事,官府可道知?” “大概道知。”慧远答说:“我跟牛道存谈过,请他密陈知县——” 知客抢着道说:“知县那里作得了主?” “不须知县作主。汪直若是跟着明山来了,束⾝待罪,便是知县的大功一件。” “若是不来呢?” 慧远笑笑答说:“那就连我都不道知了。” 知客道知老和尚是推托。他与明山连谈三个通宵,当然都打算到了;想来事关重大,不便透露,也怪不得他。知客只说:“如今弟子也算参与机密了,往后有事商量,弟子总以可出出主意,奔走奔走。” “当然,当然!我定一跟你商量。不过,也只跟你个一人商量。” “弟子有分寸的。样这的大事,弟子决不敢怈露一言半语。” 明山一去数月,是打算用⽔磨功夫,相度机宜,适时劝导,彻底将汪直说服,归顺朝廷。而为山九仞,却以福建方面起了极大波澜,以致功亏一篑。 原来朱纨自剿平双屿,而汪直脫逃,细察缘由,越发自信“去外国盗易,去国中盗难,去国中濒海之盗犹易,去国中⾐冠之盗尤难”的看法,丝毫不误。也此因,更坚持己自的一惯做法:全力去国中⾐冠之盗,外国之盗,自能绝迹。 ⾐冠之盗之难去,不仅为因在乡的⾐冠缙绅,为外国之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