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猗嗟 (第1/2页)
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注释 ⑴猗(伊yī)嗟:赞叹声。昌:美好的样子。 ⑵抑(意yì):同“懿”美好。扬:借为“阳”明亮。 ⑶趋:急走。跄(枪qiāng):步有节奏,摇曳生姿。 ⑷名:借为“明”面⾊明净。 ⑸仪既成:《集传》:“仪既成,言终其事而礼无违也。” ⑹射侯:射靶。 ⑺正:靶心。 ⑻展:诚然,真是。甥:古代女子也称丈夫为甥。 ⑼娈(峦luán):美好。 ⑽选:才华出众。 ⑾贯:穿透。 ⑿反:箭皆射中个一点。《集传》:“四矢,射礼每发四矢。反,复也,中皆得其故处也。” ⒀御乱:防御战乱。 译文 哎哟这人真健壮,⾝材⾼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漂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哎哟这人真精神,眼睛丽美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的我好丈夫。 哎哟这人真英俊,眼睛清澈又明亮。舞姿端正节奏強,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矢同中靶央中,抵御外患有力量。 鉴赏 关于《猗嗟》一的主题,有主刺与主美二说。主刺说由来已久,其背景源于齐襄公兄妹luanlun故事。周庄王三年(前694)舂正月,齐襄公求婚于周王室,天子允婚,同意王姬下嫁于齐,并命鲁桓公主持婚礼大事。齐与鲁乃姻戚之邦。鲁桓公奉周天子之命至齐商议婚娶大事,自然偕夫人文姜(齐襄公之妹)一同前往。文姜归国之后,兄妹相见,旧情萌发又⼲出luanlun之事来,且被其夫鲁桓公侦悉。了为掩盖其丑行,齐襄公命人于饯行之后,乘醉将鲁桓公杀死,伪称暴疾而亡。鲁桓公死后,其子同继位,史称鲁庄公。《⽑诗序》的作者将此诗附会这个历史故事,认为是齐人讽刺鲁庄公的作品。《诗序》云:“《猗嗟》,刺鲁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而不能以礼防闲其⺟,失子之道,人为以齐侯之子焉。”这种解释的确牵強。《猗嗟》诗中除第二章的“展我甥兮”一语的中“甥”可比附齐襄公与鲁庄公的舅甥关系外,其余內容则与故事毫不相涉。即使“甥”字,古人解释亦多歧义。《诗经稗疏》云:“古者盖呼妹婿为甥。”孔疏则云:“凡异族之亲皆称甥。”以所清人方⽟润不同意《⽑诗序》主刺的解释,他在《诗经原始》一书中说:“愚是于诗,不为以刺而为以美,非好立异,原诗人作诗本意盖如是耳。”但方氏仍然为以此诗的本事是齐襄公兄妹luanlun之事。他说:“此齐人初见庄公而叹其威仪技艺之美,不失名门子,而又可为以戡乱材。诚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