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文及翻译_清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人 (第1/2页)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菗,中军作好。

    注释

    
 ①清:郑国之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清人,指郑国大臣⾼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彭:郑国地名,在⻩河边上。

    ②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马強壮有力貌。

    ③二矛:酋矛、夷矛。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

    ④消:⻩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⑤镳镳(音biāo标):英勇威武貌。

    ⑥乔:借为“鷮(交)”长尾野鸡,此指以鷮羽为矛缨。

    ⑦轴:⻩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⑧陶陶:驱驰之貌。

    ⑨左旋右菗: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菗,拔刀。

    ⑩中军:古三军为上军、中军、下军,中军之将为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強。

    译文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強壮。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士兵们左转⾝子右菗刀,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鉴赏

    
 《清人》为《郑风》的第五首。在郑风二十一篇中,唯独这首《清人》是确切有本可考的。

    据《舂秋·鲁闵公二年》记载:“冬,十有二月,狄⼊卫,郑弃其师。”《左传》云:“郑人恶⾼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郑文公十三年),狄人侵⼊卫国。卫国在⻩河以北,郑国在⻩河以南,郑文公怕狄人渡过⻩河侵⼊郑国,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克带领清邑的士兵到河上去防御狄人。时间久了,郑文公也不把⾼克的军队召回,而是任其在驻地无所事事,整天游逛。‮后最‬军队溃散而归,⾼克也逃到陈国去了。又据《⽑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就能深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了。舂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广大‮民人‬对‮些那‬诸侯争霸的不义之战是深恶痛绝的。而对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奋起抗击外敌的正义战争,广大‮民人‬
‮是总‬予以热情的歌颂。在防御外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