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行其野 (第1/2页)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⑴蔽芾(fèi):树木枝叶细小而密的样子。樗(chū):臭椿树。 ⑵言:语助词,无实义。就:从。 ⑶畜:养活。 ⑷邦家:故乡。 ⑸蓫(zhú):一种野菜,又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⑹宿:居住。 ⑺斯:句中语助词。 ⑻葍(fú):一种野草,花相连,根⽩⾊,可蒸食。 ⑼新特:新配偶。 ⑽成:借为“诚”的确。 ⑾祗(zhī):恰恰。 译文 独自行走郊野,樗树枝叶婆娑。为因婚姻关系,才来同你生活。你不好好待我,只好我回乡国。 独自行走郊野,采摘羊蹄野菜。为因婚姻关系,⽇夜与你同在。你不好好待我,回乡不我再来。 独自行走郊野,采摘葍草细茎。不念结发妻子,却把新欢找寻。诚非为因她富,恰是你已变心。 鉴赏 国中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因而也造就了国中古代文学史上个一突出的文学⺟题——弃妇文学。《我行其野》就是写个一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和《氓》等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弃前的生活场景所不同是的,《我行其野》的作者更多地表现目前,即此时此刻的情绪。作品开头,作者便把己自情感悲剧的抒写安排在个一
乎似暗合其孤独凄凉境况的,生长着樗树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点明以下所抒写的,是只在抒情主人公经历了被遗弃之变故的打击后,离开伤她心的人,在归家途的中心理活动。 此三章,每章前二句,是都同个一画面的重复或再现。它描绘出个一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无边的原野、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和渺小无助而又孤独的行人(作者),给读者是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