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一直表示主人 (第1/2页)
第386章 能不能攻顶 听我要出两倍价钱,沙拉布和彭巴都发愣了。沙拉布有点发傻的说:“不怕破产也不怕死?你这么想爬圣母峰啊?”“我有我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说起来有点玄…” 我停顿下来,看着他们几秒“不说这件事了,反正今年我们非上去不可。”这对父子都非常好奇的看着我们,我转移话题:“那我能问一下你们爬圣母峰的经验?听起来你的队伍好像很大?” 沙发布直率笑着:“普普通通啦,队伍更大的还是有,我带的队伍总共二十人,都是同村的人,从小一起长大,跟亲兄弟差不多。 大家每年都靠这个过活,也就是试图把委托我们的队伍带上去圣母峰攻顶,再把人活着带下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从年轻就是一个团队,到今年已经组成将近三十年的攻顶团,甚至有好几对父子档,几乎快变成家族团。”“那你们这个队伍有哪些经验?有成功攻顶过?” “我们队伍有十七次攻顶成功纪录。其中一次是一年攻顶两次,那年的运气真的很好。”“那你个人有成功攻顶过?”沙拉布很骄傲的说:“当然有,年轻时我亲自带雇主踏上圣母峰的山顶四次。”“现在你不带人攻顶了?” “我已经老了,体力不行,只负责管理整个队伍和基地营,跟雇主攻顶的是队伍里的其他年轻人。” “你只管理基地营?怎么回事?你不是向导吗?”沙拉布直接问:“你对怎么爬圣母峰,完全不懂吧?”我边吃边摇头。沙拉布笑着开始跟我这个外行人解释… “圣母峰旁,海拔五千三百公尺的地方,有一块都是碎石头的平地,所有想爬圣母峰的队伍都会在那里安营,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和休息的地方。 想攻顶的人,都会留在基地营那里看圣母峰那一带的山况,等未来几天的情况允许再开始往上爬,不过也不是一口气就往上爬,是一段又一段的往上爬,所以直到圣母峰山顶的这段路,前后都会设置五个营地。 这五个营地只是小营地,小帐棚规模,不会像基地营那么大规模,除了休息用,也是为了让人体有机会适应高海拔才会设置出来,以免忽然罹患严重的高山症。 至于攻顶方法,举个例子,山顶的天气如果在几天内都许可,第一天从基地营出发,越过一号营,爬到比较高的二号营,在二号营活动一会,然后再回头回到比较低的一号营,第一天就在一号营过夜休息。”我好奇的停下刀叉。 看着他问:“为什么要回头?那样不是下山吗?”“攀爬圣母峰,可不比你们明天开始从一千五百公尺(这里)到五千三百公尺(基地营)的高度测验。简单说,高度越高,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少的越多,人体对大气压力的适应程度也会更快反应出来。 所以圣母峰就算只是升高几百公尺,氧气浓度的不足都会非常明显。因为我们常常在爬山,也一出生就是在极高海拔的地方,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过等你们接触到二号营的海拔高度之后,并且在那里活动过之后,身体会很快的反应出二号营海拔高度,这样要是高山症问题反应出来。 至少会是在比较低一号营,处理起来比较安全。要是在一号营过一晚之后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再往上爬。 经过二号营,抵达更高的三号营,活动一会,再回到比较低的二号营过夜休息…就这样直到攻顶,以免因为对高度的适应不好,死在半路上。” “所以不是一口气从基地营爬到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